香港瑪嘉烈醫院
醫院名稱:香港瑪嘉烈醫院對外簡稱:香港瑪嘉烈醫院等級:三級甲等醫院類型:公立綜合性醫院所屬區域:中國香港醫學醫院位置:香港九龍葵涌瑪嘉烈醫院道2-10號 香港
醫院名稱:香港瑪嘉烈醫院
對外簡稱:香港瑪嘉烈
醫院等級:三級甲等
醫院類型:公立綜合性醫院
所屬區域:中國香港醫學
醫院位置:香港九龍葵涌瑪嘉烈醫院道2-10號
香港瑪嘉烈醫院
香港瑪嘉烈醫院介紹
香港瑪嘉烈醫院,PrincessMargaretHospital,它是一家位于香港向日葵青區的大型公立急救醫院。香港瑪嘉烈醫院成立于1975年,以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妹妹瑪嘉烈公主命名。瑪嘉烈醫院有1400多張病床和3900多名員工。
香港瑪嘉烈醫院概況
瑪嘉烈醫院毗鄰葵涌醫院,由醫院管理局管理,屬于九龍西聯網,主要為九龍西和新界南區(包括荔枝角、葵涌、青衣、泉灣、東涌)居民提供服務。隨著1998年7月香港國際機場的建成和開放,瑪嘉烈醫院是接收傷者的主要醫院之一,除了為來港旅客提供緊急醫療護理外。
香港瑪嘉烈醫院也是香港醫學院認可的專業培訓中心,為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醫學生提供臨床教育和培訓,并為畢業生安排實習機會。
香港瑪嘉烈醫院設有聯網腫瘤科中心、嚴重創傷中心、腎移植透析中心、聯網碎石中心、聯網胸肺內科及肺結核治療、聯網高危產科、兒童及初生嬰兒深度治療服務等。受禽流感威脅,瑪嘉烈醫院也肩負著重任,成為香港第一家指定的專科醫院。
香港瑪嘉烈醫院現為香港腎病、傳染病、燒傷和整形外科的第三層介紹中心,以及新界南區的腦神經外科介紹中心。瑪嘉烈醫院還為該地區的其他醫院提供診斷支持和專門的咨詢服務。
香港瑪嘉烈醫院共有五個社會衛生護理服務中心,為荃灣和葵青區居民提供家庭護理服務。將治療延伸到病人家中。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,瑪嘉烈醫院的社會衛生護士不斷改進各方面,使服務更加高效靈活,如建立信息系統、增加培訓、制定服務標準和工作改進計劃等。
自2003年SARS流行以來,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醫療管理局對疫情進行了全面檢討,決定建設傳染病專科醫療中心[1],為傳染病患者提供一站式臨床治療。選址為瑪嘉烈醫院,2004年4月14日撥款5億3800萬港元開工建設,2006年第四季度竣工[2]。2007年6月22日,中國衛生部部長高強、衛生福利和食品局局長周一岳主持開幕式[3]。
傳染病醫療中心(S座)位于香港瑪嘉烈醫院EF座大樓對面斜坡,高17層,總面積21600平方米,其中8層為負壓隔離病房,提供108張隔離床,其中14張為深度治療床。每個病房由獨立的隔離病房組成,每個病房設置一兩張床,病房安裝雙負壓電動鎖門,配備負壓空調和高效空氣過濾系統。病房設有獨立的更衣區(清潔污染區),也設有獨立的淋浴間和廁所。醫療中心的空氣在排放前通過高效的空氣顆粒過濾系統進行消毒,污水系統設有自動消毒系統,消毒后的污水排放到公共污水渠道。傳染病中心設有連接橋,通過醫院EF座、G座和P座建筑。
衛生防護中心在傳染病中心設有辦公室,設有生物安全第三級臨床實驗室和放射診斷設施(包括x光機和計算機素描室)。